别看伏羌地方碎,伏羲皇帝头一辈。
桑叶儿衣裳脸上黑,伏羲爷生在古风台。
这是一首在甘谷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民谣,世代相传。民谣中的古风台在县城西南的白家湾乡。古风台有传说中伏羲画卦的太昊山,山下四面有九眼泉水,称为九龙眼,当地有民谣曰:
太昊山是八卦山,伏羲出生是圣山。
八个棱子九个弯,弯弯都有龙眼泉。
龙眼泉,不一般,汲一泉,涌九泉。
伏羲出世本无田,无衣无食无房间。
喝的是龙眼水,吃的是龙瓜籽。
先穿龙背叶,后穿桑叶衫。
窑洞无底留人间。
古风台有伏羲洞,深幽无比,无人敢进,后因山体滑坡洞口被封。洞前有天然巨石,乡人视为伏羲手臂。洞旁有孤石参天,乡人视为画卦笔。当地人说伏羲原名“风伏羲”,此说则与《三皇本纪》载“太昊庖牺氏,风姓”相吻合。杜预曰:“太皓伏羲氏,风姓之祖也。”古风台有艾蒿山,分为圆咀、馒头咀、苜蓿梁、漩涡咀、艾蒿山五台,其山顶中央低凹,呈盆地状,面积约1400平方米。此地呈八卦状,据说伏羲在第五台艾蒿山摆卦,故艾蒿山又称“八卦山”。古风台有伏羲土碑存,碑前一平地,乡人称为“伏羲砚”。
民国时张其昀、陆美锷著《甘肃省人文地图志》,其《名胜史迹·古迹》云:“大像山伏羲庙: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约二百公尺,相传伏羲为甘谷人,生于此山山沟之内,明万历年间建庙于山麓以祀之。”安履祥《甘谷县志》于伏羲作按云:“考甘谷南山有村名古风台者,乡人谓系帝祖兄所居之地,因氏以名地,亦未可知;且俗称古风台人善编制鸡罩,以鸡罩形似八卦,洵为莫之为而为之者,其说虽不经,而实不无因焉。”民国17年(1928年),县士庶人在县城西五里铺路侧重竖“羲皇故里”碑。河南淮阳伏羲陵有联,言伏羲生朱圉,言之凿凿。
后天地而生,朱圉犹堪寻胜迹
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其盛况一年胜似一年。
桑叶儿衣裳脸上黑,伏羲爷生在古风台。
这是一首在甘谷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民谣,世代相传。民谣中的古风台在县城西南的白家湾乡。古风台有传说中伏羲画卦的太昊山,山下四面有九眼泉水,称为九龙眼,当地有民谣曰:
太昊山是八卦山,伏羲出生是圣山。
八个棱子九个弯,弯弯都有龙眼泉。
龙眼泉,不一般,汲一泉,涌九泉。
伏羲出世本无田,无衣无食无房间。
喝的是龙眼水,吃的是龙瓜籽。
先穿龙背叶,后穿桑叶衫。
窑洞无底留人间。
古风台有伏羲洞,深幽无比,无人敢进,后因山体滑坡洞口被封。洞前有天然巨石,乡人视为伏羲手臂。洞旁有孤石参天,乡人视为画卦笔。当地人说伏羲原名“风伏羲”,此说则与《三皇本纪》载“太昊庖牺氏,风姓”相吻合。杜预曰:“太皓伏羲氏,风姓之祖也。”古风台有艾蒿山,分为圆咀、馒头咀、苜蓿梁、漩涡咀、艾蒿山五台,其山顶中央低凹,呈盆地状,面积约1400平方米。此地呈八卦状,据说伏羲在第五台艾蒿山摆卦,故艾蒿山又称“八卦山”。古风台有伏羲土碑存,碑前一平地,乡人称为“伏羲砚”。
民国时张其昀、陆美锷著《甘肃省人文地图志》,其《名胜史迹·古迹》云:“大像山伏羲庙: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约二百公尺,相传伏羲为甘谷人,生于此山山沟之内,明万历年间建庙于山麓以祀之。”安履祥《甘谷县志》于伏羲作按云:“考甘谷南山有村名古风台者,乡人谓系帝祖兄所居之地,因氏以名地,亦未可知;且俗称古风台人善编制鸡罩,以鸡罩形似八卦,洵为莫之为而为之者,其说虽不经,而实不无因焉。”民国17年(1928年),县士庶人在县城西五里铺路侧重竖“羲皇故里”碑。河南淮阳伏羲陵有联,言伏羲生朱圉,言之凿凿。
后天地而生,朱圉犹堪寻胜迹
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其盛况一年胜似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