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县人民热烈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15日—18日 召开甘谷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各界代表共211人出席。会议号召各界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展减租减息,肃特反霸,土地改革运动。
是月成立司法科、税务局、工商科。
11月29日 全县共筹粮食217.65万斤,马料29万斤,马草71万斤,军鞋1.2万双,动员民工千余人,驮骡264匹,组织担架110付,组成支前大队随军南下,解放四川。
是月全县废除保甲制,建立乡人民政权16个。
∆全县教师进行集训。
12月27日召开首届农民代表会议,组成甘谷县农民协会筹委会。选出委员19人。动员群众作好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建政征粮等工作。
1950年
1月3日甘谷县减租委员会成立。
是月成立县人民法院。
秋,将安远区(辖14乡)由通渭县划拨甘谷县管辖。改平阳区为礼辛区。增设新平区。全县区设8区,80乡。
14日—16日 召开甘谷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25人。会议听取了4个月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部署支前、建立基层政权、征粮和开展“反霸减租减息”等工作。
是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甘谷县委成立。
8月9日 中国民主同盟小组正式成立。
10月10日—13日召开甘谷县第四届临时各界人民代表预备会议。出席代表共296名。
是月为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保卫世界和平,全县范围内开展和平 签名运动。
∆县供销社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成立甘肃省甘谷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甘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县政府撤销财粮科,分设财政科和粮食局,分设电信、邮政两局。
∆减租减息反霸,全县共减地主富农出租地3.83万亩的租子7875石,退出超收租子4588石,使9643户农民摆脱了地租剥削。共减息和色销地主、富农放债粮食3.49万石,使10609户农民消除了高利贷剥削。
∆甘谷县职工联合会成立。
∆甘谷县妇女联合会成立。
11月26日 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区分部成立。如开盟员大会,选举区分部委员会。
12月12日—19日中共甘谷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77人,列席代表18名。大会讨论了《关于解放后15个月来的工作报告》。决定了今冬明春“剿匪肃特”,“减租减息”,整顿乡政权,发展生产等工作。选举中共甘谷县第一届委员会。
是月 甘谷县人民检察署成立。
是年 全国统一税政。甘谷县开征货物税,工商业税,交易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存款利息所得及农(牧)业税等8种税。
∆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军十九师进驻甘谷。
∆甘谷县邮局成立。
∆胜利渠修通,为甘谷、武山合修工程,长14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500亩,保灌面积1600亩。
1951年
1月 甘谷县人民文化教育馆正式成立。开办妇女识字班,共有学员300多人。
2月 工商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5月1日 各界人民开展“抗美援朝,反对美帝武装日本”的城乡示威大游行。并先后开展捐献飞机、大炮、伏待烈军属运动。8月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共2562人,实际入伍1470人;报名参干的240人,实际参干37人。截止10日,捐献人民币入库30多亿元(旧币)。
9日—14日 甘谷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53人,会议听取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6月 甘谷县土改委员会成立,下设3个工作团。参加土改干部394人,全县共划定价级成分:地主1241户,半地主式富农302户,富农442户,小土地出租(或经营)者599户,中农13518户,贫农22599户,雇农4843户,工商业者53户,其它2913户,共计46286户。
土改中共没收、征收土地13.35万亩,耕畜2550头(匹),农具4.5万件,房屋2.22万间。粮食2240石,家具51万件,棉花1.7万斤。
土改中逮捕恶霸、不法地主73人,判处死刑13人,无期徒刑1人。
7月12—14日 甘谷县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和三级干部联席会议召开。
11月 甘谷县工商业普查委员会成立,对全县私营工商业全面进行普查登记。
12月6日 天兰铁路天水至甘谷铺轨工程竣工。
1952年
2月20日—4月12日 在工商界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4月—5月 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反***、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6月 调整安远、金山两区的行政区域,增设西坪区。
∆根据“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先后组建互助组8213个,入组户数2.87万户。
7月 甘谷县供销合作社成立。
8月 县人民政府从当地驻军“十九师”购买12千瓦柴油机发电机1台,解决机关单位照明用电。为甘谷县用电照明之始。
9月 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区分部召开第二次盟员代表大会,区分部改支部委员会。
11月1日 开展土改复查工作。
12月2日 甘谷县工会委员会正式成立。
15日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甘谷县国事处成立。
1953年
1月 取缔一贯道工作委员会成立。
3月9日 政协甘谷县常委会成立。
春 组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月 甘肃省农业试验场甘谷分场举行小麦田间观摩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天水、庄浪等9县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和农业推广站领导干部。
6月 渭河两岸沿川地区普遍发生粘虫(又名夜盗虫)。
夏 甘谷县兽医工作者协会成立。
7月1日 第一次人口普查工作结束。
11月1日 全县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自查补报工作,共查出偷税漏税款107005万元。
12月 各区调整乡行政区域,全县乡增加至104乡。
冬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城市居民按标准实行粮油凭证供应。
1954年
1月2日—4日甘谷县工商联合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3月20日—5月10日全县基层选举工作结束。共有选民135892人,占总人口的51.8%。
4月—9月磐安镇新马渠引渭工程竣工。
7月7日在渭河两岸川地区,引进播种“碧玛一号”小麦良种4000亩。
23日—25日甘谷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4日—28日中共甘谷县第二届党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共187人。
是月 甘谷县广播站成立。
9月15日 甘谷县棉布统购统销办公室成立。实行棉布凭票定量供应制度。
10月 全县秋粮统购736.7万斤。
是月 甘谷县人民武装部改名为甘谷县兵役局。
12月11日 甘谷检察署改名甘谷县人民检察院。
∆从兰州购买手摇发电机1台,为广播站发电和三干会专用设备。
1955年
初 全县共试办13个高级农业合作社,于1956年春,掀起了高级合作化运动高潮,年底,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建立高级社184个,入社农户4.77万户。
3月 甘谷县人民政府改名为甘谷县人民委员会。
5日 甘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听取了甘谷县人民政府1954年农业生产情况和1955年农业生产任务的报告;选举了甘谷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人,正副县长各1人;法院院长1人;传达和讨论了《兵役法草案》以及世界和平理事会关于开展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告全世界人民书。
4月11日 改组乡人民政府机构,选举成立乡人民委员会。
5月 甘谷县人民委员会设立卫生科。
6月 成立渭济渠延长工程委员会,于11月建成散渡河、槐沟、芦子沟及颉家涵沟等地渡槽。开通渠道9.5公里,使干渠延伸至渭水峪,落水入渭。
是月 全县开展镇反运动,共逮捕各类犯罪分子249名。
12月17日甘谷县兵役委员会成立。
是年 自然灾害严重,小麦6,569亩受灾,雹灾侵袭秋田16998亩受灾。全县发放救灾款4500元,救济款37088元。
1956年
2月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户数占总户数的99%。后共组建合作社(组)28个。社员达到3324人。
17日《甘谷报》社成立。
4月—5月 连降暴雨三次,并杂以冰雹。小麦受灾18330亩。秋田受灾11636.8亩,加以经济作物共计受灾面积41,670,20亩。甘谷县共发放各种救济款131,576,5元。
6月 成立甘谷县中药材公司。
7月 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支中召开第四次盟员大会,选举第四届支部委员会。
16日 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原私营工商业户316户。从业人员391人,截止6月底,已改造合营者,共275户,343人,占原有户数的87%。
5日 甘肃省立甘谷中学从城内南街迁往南关新建校址。
8日 甘谷第2次选举工作开始,于月底结束,历进20余天,全县选民140,396人,参加选举共130,911人。占选民总数的93. 2%.共选出基层代表2,446人。
11月5日 甘谷县处理地富反坏分子入社办公室,根据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4、5两条,对全县2395名地富反坏分子进行了评审。其中评为社员的有596名,评为候补社员的有1174名,交社管制生产的625名。
12月22日甘谷县第二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共243人。会上通过《两年来政府工作的报告》。选出了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县长、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作了相应的决议。
1957年
1月11日—15日 政协甘谷县第一届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参加各界代表共69人。选举产生政协甘谷县道届委员会。
17日城关镇将1181户城镇居民,移往南北两山地区,申请动用移民费67500元。
20日 甘谷县面粉厂基建工程竣工。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
是月 金川乡沐浴渠开工。
∆破获一贯道点传师魏存福、皇坛头子张老五及三宝门头子张金玉为首的“白杨三期龙华大会”反革命组织,该发动组织企图在古坡暴乱,颠覆人民政权。
5月 根据精减机构,紧缩编制,下放干部充实基层的精神,动员92人回家生产。
6月2日 中共甘谷县委召开甘谷民盟支部座谈会。学习讨论毛主席关于正确外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为甘谷县第一次鸣放会议。群、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中小学教师、民主党派人士、工商业者开展整风反右斗争。
9月3日 中共甘谷县委抽调县级干部100余人组成工作组。分赴16个边远乡,开展大鸣、大放大辨论。
11月7日南岭渠开工。
12月20日 甘谷县社会主义建设集资委员会成立。
是年 甘肃省投资30万元,在新兴乡姚庄筹建甘谷电厂,于1958年12月竣工。
∆全县分期分批动员干部、职工、军官家属回家参加农业手产。
∆建成人民剧院。建筑面积950平方米,容纳观众1000多人,竣工后,交县秦剧团管理使用。
22日 成立“整风指导小组”
∆林士峡水库工程于年底开工。1966年完工,总库容量为349万立方米。
∆西坪乡石坪村出土人面鲵鱼陶瓶。收藏于甘肃省历史博物馆。
1958年
1月29日 中共甘谷县委、甘谷县公安局联合发出通知,开展禁毒禁赌问题的专题辩论。
4月5日 甘谷县公安部门取缔反动会道门“瑶池道”、“大乘门”、“同善社”。
28日 首次从新疆引进细毛羊种公羊5只,后又陆续购进“美利奴”、“高加索”等种。
13日—15日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代表171人,列席代表11人。大会审议了《关于甘谷县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甘谷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了出度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5人;选举了甘谷县人民委员会委员21人。
15日 中共甘谷县委党校成立。
是月 首次从黑龙江国营四方山牧场,购进前苏联长白猪,后又购进“巴克夏”、“约克夏”种公猪,进行杂交改良。
7月21日 全县整风反右进入第四阶段,仍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的方法,在干部中开展“交心”运动,在交心中,对所渭“右倾思想”严重的干部以“拔白旗”处理。
是月 甘谷县科学院成立。
7日—24日 全县并乡建社。实现人民公社化,由原来25个乡(镇)的218个农业后产合作社,并成12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9日 改变过去一家一灶的分散生活方式为集体食堂制,全县共办集体食堂2199个,参加食堂的有45,869户,237,918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87%,基本实现食堂化。
14日 引进秦川种公牛4头。
11月3日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大搞全民炼铁。采取“中小结合”的方针,用“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办法。
共掀起三次战役:第一次全民搞运输,开山修路;第二次战役共组织5万多人,1万多牲口,77辆马车,2600辆人力车,突击一次,运回矿石3500吨;第三次战役共组织61243人,13557头牲口,102辆马车,1. 587辆人力车,4辆汽车。突击一次,运回矿石7,500吨。“钢铁元帅”升帐。“小土窑”林立。共产铁8,738吨,钢89,81吨,但多系烧结矿碴,不能使用。
15日 全县开展以消灭八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12月7日—31日 公、法、检机关在城关、六峰、大庄3个公社,重点取缔“青、洪帮组织”。
是年 甘谷县和甘肃省共同集资20余万元,在渭河上建成一座木结构平板桥。桥长219米,宽7米。高10米,后以腐朽毁坏。1973年经省地交通部门决定集资35万元,在原桥址处,改建为混凝土双曲拱桥,历进两年半,于1975年4月底建成。桥长220米,宽7. 5米,9孔,实投资55万元。
∆在“共产风”、“平调风”的影响下,将农民的林木,以“割资本主义尾巴”、“实物折款”等办法,实行作价归公或无偿没收。将已造的4万多亩林木,乱砍乱伐挫伤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在实行车辆化中,人力车增加至1万多辆。
∆国营甘谷县拖拉机站的西关铁木农具社成立。省上投放东方红—28型,长征、工农—11型3台中小型拖拉机,开始耕地,运输。
∆在大办工来热潮中,办起了铁厂、农机厂、炼焦石、耐火材料厂、造纸厂、针织厂等18个工厂,大部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1962年,亏损严重,管理混乱的铁厂、炼焦厂、耐火材料厂、造纸厂、车辆厂、下马停办。
∆为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特拟制甘谷县1958年跃进纲要20条,作为全县人民的奋斗目标。
∆全县小学由1957年的243处,发展到520处,学生由22227人,增加到38289人,使98. 20%的学龄儿童入学。
∆年底,甘、武、漳三县合为武山县,原甘谷县辖区共划为甘谷、新兴、磐安、金山、礼辛等5个人民公社。
1959年
3月10日 根据兰州军区指示,恢复县人民武装部名称。
夏 1958年大跃进中,违反“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一平二调”,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据统计省、地、县、社大队,各级平调社员劳力、物资以及在商业收购中,压级压价等折价共526.44万元,经清理赔退区448.12万元,占平调数的85.12%。
10月19日 天水专区园田化现场会议在武山县甘谷公社召开。会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园田化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
11月24日 开展反右倾斗争。仅甘谷人民公社,将58名干部打成右倾。后集中草滩劳动改造,病死多人。
是年 在原东街公共体育场,建成东风影院,共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99人。
1960年
7月10日 武山县甘谷人民公社在去年大搞园田化运动中,所建立的万亩丰产片,千亩丰产方中的828.70亩小麦获得丰收,其中10亩优良品种“齐头红”平均亩产501. 5斤。
1961年
1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同年3月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并实行“四固定”(土地、劳力、耕畜、农具)确定社员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开放集市贸易;并陆续解散食堂。
是年 全县从事毛编业的群众达1,213户,4300人,年产毛衣裤6.4万件,产值达78.3万元。
4月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对1957年下半年至1961年上半年全县被错误批斗和处理的党员、干部、工人、营业员、农民和学生共5335人,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经过复查甄别,原处理基本正确的443人,占8.5%;定性处理不当需要改变的1320人,占24.7%;处理全错的3455人,占64.8%。
1962年
1月 甘、武、漳分局,恢复原甘谷县治。当时共41个人民公社,同年6月6日,又增设13个人民公社,全县共54个人民公社,同进将城关镇改为公社一级,隶属城关区领导。县委、人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县委恢复了工交部,增设了机关党委和县工会;人委恢复了县计委、统计局,陆续增设了工商管理局和财贸办公室等。
4月4日—7日 甘谷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参加代表共243人,选出甘谷县第四届人民委员会委员25人。
8月—13日 政协甘谷县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
9月7日—15日 甘谷县工商联合会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12月19日 甘谷县组织医疗工作组在重灾地区,发放免费医疗款及免费药品,开展以“四大疾病”为主的防病治病工作。
是年 甘谷县对山权、林权、树权进行了清理。对平调的林木进行了赔退。落实了“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植树造林开始回升。
∆全县出现第2次人口增长高峰期。10年平均出生率高达8.09%,年平均自然增长率28.89%,人口再生产类型是: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从1955年9月建成永安排灌站后,至此年底,先后磐安、慈光、新兴、渭阳等前山地区,安装排灌机械站18处,有效灌溉面积达3920亩。
1963年
4月 渭济渠管理所在水利管理工作中成效显著,出席全国水利管理工作会议。
5月8日 第一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149个大队展开,县上组成社教工作团,先在8个公社进行试点,然后开展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8日—6月2日 甘谷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选举了第五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
6月4日下午8时—5日上午12时 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河水上涨,沙堤冲破。全县受灾作物面积793151亩,倒塌房屋103间,窑洞35座,压伤6人,打死1人,同年8月18日下午9时,在北山地区,持续两小时暴雨,并夹杂约40分钟冰雹,又继之以狂风,受灾面积达94073亩,受灾房屋156间,窑洞37座,冲毁桥梁12座,林木237棵。
5日 天水专区先后分配口粮救济款共4次,计128613元,另外还发放灾区房屋救济款27000元,救济布56556尺。
7日 甘谷县人民银行向全县22个公社、159个生产队,发放长期无息贷款91365元,无偿投资93000元。
9日 供销社召开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
9月8日 全县共发放短期农业贷款198282元,连同历年农贷款共计1781110元。
10月31日 为美化城区市容、绿化荒山荒坡,将西教场、天门山、馍头咀、大像山、簸箕屲、小沙沟划为国营造林绿化区。
12月下旬 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新五反”(反对***、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
∆通广渠工程竣工。从西三十铺朱圉山下“鸡咀”引水,顺南部山麓开挖干渠,自西向东流,经十里铺、城关镇、六峰3个公社的30个大队,至觉皇寺落水,全长32.5公里。
∆是年至1964年进行了两次打击投机倒把罚款补税运动,先后集中打击投机倒把者194人,罚款补税106796元。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县人民热烈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15日—18日 召开甘谷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各界代表共211人出席。会议号召各界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展减租减息,肃特反霸,土地改革运动。
是月成立司法科、税务局、工商科。
11月29日 全县共筹粮食217.65万斤,马料29万斤,马草71万斤,军鞋1.2万双,动员民工千余人,驮骡264匹,组织担架110付,组成支前大队随军南下,解放四川。
是月全县废除保甲制,建立乡人民政权16个。
∆全县教师进行集训。
12月27日召开首届农民代表会议,组成甘谷县农民协会筹委会。选出委员19人。动员群众作好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建政征粮等工作。
1950年
1月3日甘谷县减租委员会成立。
是月成立县人民法院。
秋,将安远区(辖14乡)由通渭县划拨甘谷县管辖。改平阳区为礼辛区。增设新平区。全县区设8区,80乡。
14日—16日 召开甘谷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出席代表125人。会议听取了4个月来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部署支前、建立基层政权、征粮和开展“反霸减租减息”等工作。
是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甘谷县委成立。
8月9日 中国民主同盟小组正式成立。
10月10日—13日召开甘谷县第四届临时各界人民代表预备会议。出席代表共296名。
是月为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保卫世界和平,全县范围内开展和平 签名运动。
∆县供销社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成立甘肃省甘谷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甘谷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县政府撤销财粮科,分设财政科和粮食局,分设电信、邮政两局。
∆减租减息反霸,全县共减地主富农出租地3.83万亩的租子7875石,退出超收租子4588石,使9643户农民摆脱了地租剥削。共减息和色销地主、富农放债粮食3.49万石,使10609户农民消除了高利贷剥削。
∆甘谷县职工联合会成立。
∆甘谷县妇女联合会成立。
11月26日 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区分部成立。如开盟员大会,选举区分部委员会。
12月12日—19日中共甘谷县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77人,列席代表18名。大会讨论了《关于解放后15个月来的工作报告》。决定了今冬明春“剿匪肃特”,“减租减息”,整顿乡政权,发展生产等工作。选举中共甘谷县第一届委员会。
是月 甘谷县人民检察署成立。
是年 全国统一税政。甘谷县开征货物税,工商业税,交易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存款利息所得及农(牧)业税等8种税。
∆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军十九师进驻甘谷。
∆甘谷县邮局成立。
∆胜利渠修通,为甘谷、武山合修工程,长14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500亩,保灌面积1600亩。
1951年
1月 甘谷县人民文化教育馆正式成立。开办妇女识字班,共有学员300多人。
2月 工商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5月1日 各界人民开展“抗美援朝,反对美帝武装日本”的城乡示威大游行。并先后开展捐献飞机、大炮、伏待烈军属运动。8月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共2562人,实际入伍1470人;报名参干的240人,实际参干37人。截止10日,捐献人民币入库30多亿元(旧币)。
9日—14日 甘谷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53人,会议听取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6月 甘谷县土改委员会成立,下设3个工作团。参加土改干部394人,全县共划定价级成分:地主1241户,半地主式富农302户,富农442户,小土地出租(或经营)者599户,中农13518户,贫农22599户,雇农4843户,工商业者53户,其它2913户,共计46286户。
土改中共没收、征收土地13.35万亩,耕畜2550头(匹),农具4.5万件,房屋2.22万间。粮食2240石,家具51万件,棉花1.7万斤。
土改中逮捕恶霸、不法地主73人,判处死刑13人,无期徒刑1人。
7月12—14日 甘谷县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和三级干部联席会议召开。
11月 甘谷县工商业普查委员会成立,对全县私营工商业全面进行普查登记。
12月6日 天兰铁路天水至甘谷铺轨工程竣工。
1952年
2月20日—4月12日 在工商界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4月—5月 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反***、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6月 调整安远、金山两区的行政区域,增设西坪区。
∆根据“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先后组建互助组8213个,入组户数2.87万户。
7月 甘谷县供销合作社成立。
8月 县人民政府从当地驻军“十九师”购买12千瓦柴油机发电机1台,解决机关单位照明用电。为甘谷县用电照明之始。
9月 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区分部召开第二次盟员代表大会,区分部改支部委员会。
11月1日 开展土改复查工作。
12月2日 甘谷县工会委员会正式成立。
15日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甘谷县国事处成立。
1953年
1月 取缔一贯道工作委员会成立。
3月9日 政协甘谷县常委会成立。
春 组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月 甘肃省农业试验场甘谷分场举行小麦田间观摩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天水、庄浪等9县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和农业推广站领导干部。
6月 渭河两岸沿川地区普遍发生粘虫(又名夜盗虫)。
夏 甘谷县兽医工作者协会成立。
7月1日 第一次人口普查工作结束。
11月1日 全县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自查补报工作,共查出偷税漏税款107005万元。
12月 各区调整乡行政区域,全县乡增加至104乡。
冬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城市居民按标准实行粮油凭证供应。
1954年
1月2日—4日甘谷县工商联合会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3月20日—5月10日全县基层选举工作结束。共有选民135892人,占总人口的51.8%。
4月—9月磐安镇新马渠引渭工程竣工。
7月7日在渭河两岸川地区,引进播种“碧玛一号”小麦良种4000亩。
23日—25日甘谷县第一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4日—28日中共甘谷县第二届党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共187人。
是月 甘谷县广播站成立。
9月15日 甘谷县棉布统购统销办公室成立。实行棉布凭票定量供应制度。
10月 全县秋粮统购736.7万斤。
是月 甘谷县人民武装部改名为甘谷县兵役局。
12月11日 甘谷检察署改名甘谷县人民检察院。
∆从兰州购买手摇发电机1台,为广播站发电和三干会专用设备。
1955年
初 全县共试办13个高级农业合作社,于1956年春,掀起了高级合作化运动高潮,年底,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建立高级社184个,入社农户4.77万户。
3月 甘谷县人民政府改名为甘谷县人民委员会。
5日 甘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听取了甘谷县人民政府1954年农业生产情况和1955年农业生产任务的报告;选举了甘谷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人,正副县长各1人;法院院长1人;传达和讨论了《兵役法草案》以及世界和平理事会关于开展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告全世界人民书。
4月11日 改组乡人民政府机构,选举成立乡人民委员会。
5月 甘谷县人民委员会设立卫生科。
6月 成立渭济渠延长工程委员会,于11月建成散渡河、槐沟、芦子沟及颉家涵沟等地渡槽。开通渠道9.5公里,使干渠延伸至渭水峪,落水入渭。
是月 全县开展镇反运动,共逮捕各类犯罪分子249名。
12月17日甘谷县兵役委员会成立。
是年 自然灾害严重,小麦6,569亩受灾,雹灾侵袭秋田16998亩受灾。全县发放救灾款4500元,救济款37088元。
1956年
2月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户数占总户数的99%。后共组建合作社(组)28个。社员达到3324人。
17日《甘谷报》社成立。
4月—5月 连降暴雨三次,并杂以冰雹。小麦受灾18330亩。秋田受灾11636.8亩,加以经济作物共计受灾面积41,670,20亩。甘谷县共发放各种救济款131,576,5元。
6月 成立甘谷县中药材公司。
7月 中国民主同盟甘谷县支中召开第四次盟员大会,选举第四届支部委员会。
16日 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原私营工商业户316户。从业人员391人,截止6月底,已改造合营者,共275户,343人,占原有户数的87%。
5日 甘肃省立甘谷中学从城内南街迁往南关新建校址。
8日 甘谷第2次选举工作开始,于月底结束,历进20余天,全县选民140,396人,参加选举共130,911人。占选民总数的93. 2%.共选出基层代表2,446人。
11月5日 甘谷县处理地富反坏分子入社办公室,根据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4、5两条,对全县2395名地富反坏分子进行了评审。其中评为社员的有596名,评为候补社员的有1174名,交社管制生产的625名。
12月22日甘谷县第二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共243人。会上通过《两年来政府工作的报告》。选出了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县长、县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作了相应的决议。
1957年
1月11日—15日 政协甘谷县第一届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参加各界代表共69人。选举产生政协甘谷县道届委员会。
17日城关镇将1181户城镇居民,移往南北两山地区,申请动用移民费67500元。
20日 甘谷县面粉厂基建工程竣工。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
是月 金川乡沐浴渠开工。
∆破获一贯道点传师魏存福、皇坛头子张老五及三宝门头子张金玉为首的“白杨三期龙华大会”反革命组织,该发动组织企图在古坡暴乱,颠覆人民政权。
5月 根据精减机构,紧缩编制,下放干部充实基层的精神,动员92人回家生产。
6月2日 中共甘谷县委召开甘谷民盟支部座谈会。学习讨论毛主席关于正确外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为甘谷县第一次鸣放会议。群、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中小学教师、民主党派人士、工商业者开展整风反右斗争。
9月3日 中共甘谷县委抽调县级干部100余人组成工作组。分赴16个边远乡,开展大鸣、大放大辨论。
11月7日南岭渠开工。
12月20日 甘谷县社会主义建设集资委员会成立。
是年 甘肃省投资30万元,在新兴乡姚庄筹建甘谷电厂,于1958年12月竣工。
∆全县分期分批动员干部、职工、军官家属回家参加农业手产。
∆建成人民剧院。建筑面积950平方米,容纳观众1000多人,竣工后,交县秦剧团管理使用。
22日 成立“整风指导小组”
∆林士峡水库工程于年底开工。1966年完工,总库容量为349万立方米。
∆西坪乡石坪村出土人面鲵鱼陶瓶。收藏于甘肃省历史博物馆。
1958年
1月29日 中共甘谷县委、甘谷县公安局联合发出通知,开展禁毒禁赌问题的专题辩论。
4月5日 甘谷县公安部门取缔反动会道门“瑶池道”、“大乘门”、“同善社”。
28日 首次从新疆引进细毛羊种公羊5只,后又陆续购进“美利奴”、“高加索”等种。
13日—15日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参加代表171人,列席代表11人。大会审议了《关于甘谷县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甘谷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了出度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5人;选举了甘谷县人民委员会委员21人。
15日 中共甘谷县委党校成立。
是月 首次从黑龙江国营四方山牧场,购进前苏联长白猪,后又购进“巴克夏”、“约克夏”种公猪,进行杂交改良。
7月21日 全县整风反右进入第四阶段,仍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的方法,在干部中开展“交心”运动,在交心中,对所渭“右倾思想”严重的干部以“拔白旗”处理。
是月 甘谷县科学院成立。
7日—24日 全县并乡建社。实现人民公社化,由原来25个乡(镇)的218个农业后产合作社,并成12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9日 改变过去一家一灶的分散生活方式为集体食堂制,全县共办集体食堂2199个,参加食堂的有45,869户,237,918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87%,基本实现食堂化。
14日 引进秦川种公牛4头。
11月3日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大搞全民炼铁。采取“中小结合”的方针,用“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办法。
共掀起三次战役:第一次全民搞运输,开山修路;第二次战役共组织5万多人,1万多牲口,77辆马车,2600辆人力车,突击一次,运回矿石3500吨;第三次战役共组织61243人,13557头牲口,102辆马车,1. 587辆人力车,4辆汽车。突击一次,运回矿石7,500吨。“钢铁元帅”升帐。“小土窑”林立。共产铁8,738吨,钢89,81吨,但多系烧结矿碴,不能使用。
15日 全县开展以消灭八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12月7日—31日 公、法、检机关在城关、六峰、大庄3个公社,重点取缔“青、洪帮组织”。
是年 甘谷县和甘肃省共同集资20余万元,在渭河上建成一座木结构平板桥。桥长219米,宽7米。高10米,后以腐朽毁坏。1973年经省地交通部门决定集资35万元,在原桥址处,改建为混凝土双曲拱桥,历进两年半,于1975年4月底建成。桥长220米,宽7. 5米,9孔,实投资55万元。
∆在“共产风”、“平调风”的影响下,将农民的林木,以“割资本主义尾巴”、“实物折款”等办法,实行作价归公或无偿没收。将已造的4万多亩林木,乱砍乱伐挫伤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在实行车辆化中,人力车增加至1万多辆。
∆国营甘谷县拖拉机站的西关铁木农具社成立。省上投放东方红—28型,长征、工农—11型3台中小型拖拉机,开始耕地,运输。
∆在大办工来热潮中,办起了铁厂、农机厂、炼焦石、耐火材料厂、造纸厂、针织厂等18个工厂,大部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1962年,亏损严重,管理混乱的铁厂、炼焦厂、耐火材料厂、造纸厂、车辆厂、下马停办。
∆为贯彻执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特拟制甘谷县1958年跃进纲要20条,作为全县人民的奋斗目标。
∆全县小学由1957年的243处,发展到520处,学生由22227人,增加到38289人,使98. 20%的学龄儿童入学。
∆年底,甘、武、漳三县合为武山县,原甘谷县辖区共划为甘谷、新兴、磐安、金山、礼辛等5个人民公社。
1959年
3月10日 根据兰州军区指示,恢复县人民武装部名称。
夏 1958年大跃进中,违反“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一平二调”,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据统计省、地、县、社大队,各级平调社员劳力、物资以及在商业收购中,压级压价等折价共526.44万元,经清理赔退区448.12万元,占平调数的85.12%。
10月19日 天水专区园田化现场会议在武山县甘谷公社召开。会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园田化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
11月24日 开展反右倾斗争。仅甘谷人民公社,将58名干部打成右倾。后集中草滩劳动改造,病死多人。
是年 在原东街公共体育场,建成东风影院,共投资4万元,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699人。
1960年
7月10日 武山县甘谷人民公社在去年大搞园田化运动中,所建立的万亩丰产片,千亩丰产方中的828.70亩小麦获得丰收,其中10亩优良品种“齐头红”平均亩产501. 5斤。
1961年
1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同年3月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并实行“四固定”(土地、劳力、耕畜、农具)确定社员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开放集市贸易;并陆续解散食堂。
是年 全县从事毛编业的群众达1,213户,4300人,年产毛衣裤6.4万件,产值达78.3万元。
4月 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对1957年下半年至1961年上半年全县被错误批斗和处理的党员、干部、工人、营业员、农民和学生共5335人,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经过复查甄别,原处理基本正确的443人,占8.5%;定性处理不当需要改变的1320人,占24.7%;处理全错的3455人,占64.8%。
1962年
1月 甘、武、漳分局,恢复原甘谷县治。当时共41个人民公社,同年6月6日,又增设13个人民公社,全县共54个人民公社,同进将城关镇改为公社一级,隶属城关区领导。县委、人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县委恢复了工交部,增设了机关党委和县工会;人委恢复了县计委、统计局,陆续增设了工商管理局和财贸办公室等。
4月4日—7日 甘谷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参加代表共243人,选出甘谷县第四届人民委员会委员25人。
8月—13日 政协甘谷县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
9月7日—15日 甘谷县工商联合会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12月19日 甘谷县组织医疗工作组在重灾地区,发放免费医疗款及免费药品,开展以“四大疾病”为主的防病治病工作。
是年 甘谷县对山权、林权、树权进行了清理。对平调的林木进行了赔退。落实了“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植树造林开始回升。
∆全县出现第2次人口增长高峰期。10年平均出生率高达8.09%,年平均自然增长率28.89%,人口再生产类型是: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从1955年9月建成永安排灌站后,至此年底,先后磐安、慈光、新兴、渭阳等前山地区,安装排灌机械站18处,有效灌溉面积达3920亩。
1963年
4月 渭济渠管理所在水利管理工作中成效显著,出席全国水利管理工作会议。
5月8日 第一期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149个大队展开,县上组成社教工作团,先在8个公社进行试点,然后开展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8日—6月2日 甘谷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选举了第五届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
6月4日下午8时—5日上午12时 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河水上涨,沙堤冲破。全县受灾作物面积793151亩,倒塌房屋103间,窑洞35座,压伤6人,打死1人,同年8月18日下午9时,在北山地区,持续两小时暴雨,并夹杂约40分钟冰雹,又继之以狂风,受灾面积达94073亩,受灾房屋156间,窑洞37座,冲毁桥梁12座,林木237棵。
5日 天水专区先后分配口粮救济款共4次,计128613元,另外还发放灾区房屋救济款27000元,救济布56556尺。
7日 甘谷县人民银行向全县22个公社、159个生产队,发放长期无息贷款91365元,无偿投资93000元。
9日 供销社召开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
9月8日 全县共发放短期农业贷款198282元,连同历年农贷款共计1781110元。
10月31日 为美化城区市容、绿化荒山荒坡,将西教场、天门山、馍头咀、大像山、簸箕屲、小沙沟划为国营造林绿化区。
12月下旬 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新五反”(反对***、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
∆通广渠工程竣工。从西三十铺朱圉山下“鸡咀”引水,顺南部山麓开挖干渠,自西向东流,经十里铺、城关镇、六峰3个公社的30个大队,至觉皇寺落水,全长32.5公里。
∆是年至1964年进行了两次打击投机倒把罚款补税运动,先后集中打击投机倒把者194人,罚款补税106796元。